缤纷夏日,“暑”我精彩——2024级各团支部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蝉鸣声声,奏响实践的序曲;
骄阳似火,点燃青春的激情。
让我们走出校园,
投身广阔的社会课堂,
共同描绘“‘暑’我精彩”的绚丽画卷……
「传承·红晖」

当舞龙的金鳞在欢笑声中翻腾跃动,我们一同感受这场跨越八十年的精神对话。2024级1班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进城山社区,开展“讲党史·唱军歌·铸脊梁”主题爱国实践活动。同学们以青春之名触摸历史,铿锵的《新四军军歌》在社区回响。志愿者倾情演绎的《二小放牛郎》合唱,将抗战岁月的赤子之心娓娓道来;倾听着新四军铁血征程与科学家的报国故事,那段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穿越时空,直抵人心。



学生感悟
站在烈士鲜血浇灌的土地上,仰望“两弹一星”撑起的星空,我更加确信:个人的生命或许短暂,但当他与民族命运紧紧相连时,便会化作永恒的火种。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原动力。
——王雨恒
军歌余韵未散,2024级2班小分队手捧红花走向退伍老兵。绸缎红花佩于老兵胸前,颤抖的指尖与泛红的眼眶无声诉说着峥嵘岁月。全体肃立行注目礼,老兵以标准军姿回敬。一位残障人士登台,原创诗歌字字铿锵,诗句浸透对社会援助的感恩,更饱含对军魂的礼赞。沙哑却坚韧的嗓音,引发现场雷鸣掌声,掌声中既有对生命的敬意,亦见少年们湿润的眼眶。
学生感悟
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发扬他们精神的责任,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应该给予这些退伍老兵更多的关注和关爱,让他们在晚年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尊重。
——王思睿
---------------------------------------------------------------------------
「博雅·拾珍」

百架算盘列阵如兵。踏入中国珠算博物馆,一座紫檀巨算盘横亘眼前,二十五档檀珠重若磐石。2024级4班小分队成员们指尖轻触冰润珠体,惊叹于“寸檀寸金”的宫廷工艺竟承载着市井账房的千年智慧。
体验环节,小伙伴们提腕运力,将宣纸覆在清代铜框算盘上。朱砂扑包轻拍,梁木凸纹渐显,触摸到历史的温度,也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当现代科技让计算变得轻而易举,珠算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不仅在于速度,更在于那份专注与传承的力量。



学生感悟
珠算不再闪耀于计算第一线,却早已内化为东方思维的密码。科技迭代迅猛,但如算盘这般将朴素逻辑淬炼成工具的伟大创造,其蕴含的整体观与秩序感,依然是我们直面复杂世界不可或缺的理性灯塔——指尖流淌的不仅是数据,更是人类智慧照亮混沌的一缕微光。
——高添哲

泛黄票据上墨迹洇染,民国募捐凭证静静躺在展柜。2024级6班社会实践小分队俯身细辨“伍角叁分”的娟秀小楷——这笔1925年的街头零钱募捐,正是南通“中国近代慈善第一城”的微缩见证。从宋代范仲淹《义庄规条》木刻版,到张謇创办育婴堂的铜版章程,慈善长卷在玻璃展柜间渐次铺展。
展墙照片里,铝制保温桶盖折射着晨光。这是南通老奶奶三十年送早餐的器具,有学生以指尖虚抚照片里的保温桶凹痕,展厅低语骤歇——原来慈善的计量单位不仅是钱币,更是凌晨四点的炊烟。



学生感悟
这次参观打破了我对慈善的狭隘认知。原以为慈善只是捐款捐物,现在认识到它包括扶贫济困、助学助医、环保公益等多元形式,慈善是文明社会的温度计。这次社会实践不仅让我收获了知识,更在心灵深处播下了善的种子。相信每个人都能成为慈善文化的传承者和实践者,让社会充满温情与希望。
——耿继成
---------------------------------------------------------------------------
「勇毅·躬行」

夏日午后,2024级11班小分队亲身实践,与世伦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运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着心中最靓的“彩椅”。虽然天气炎热,同学们依然激情饱满,不一会儿,一幅幅生动的图案在椅子上展现出来,重新绘制上色的长椅变得焕然一新,让公共空间更有温度和艺术气息,成为了社区内一道靓丽的风景。


学生感悟
每一次实践都是宝贵的经历,只有积极投身于实践,我们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实现自己的目标与价值,还会教会我们责任与合作的真实内涵,让我们面对困难时不退缩,坚持不懈追求目标。
——姚心茹

2024级15班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进崇川区长江路特勤站:举高车如钢铁巨人待命,水罐车承载灭火救援之源。试穿消防装备环节震撼人心,那些看似寻常的装备一旦上身,顿觉沉重如山。当亲身体验到那身近50公斤的负重装备,才真正明白每一次平安守护背后,是消防员日复一日的极限负重前行。



学生感悟
这次特勤站之行,远不止于知识的积累。它是一堂刻骨铭心的实践课,让我们真切触摸到消防工作的艰巨与崇高。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已悄然融入我们年轻的心中——不仅是对生命的敬畏,更是对社会担当的初次确认。未来的我们,亦将以这份重量为标杆,在各自的位置上,扛起属于自己的一份责任。
——陈倩倩

指尖拂过百叶箱铝壳,俯身读取水银温度计。来到南通气象局,2024级5班社会实践小分队参加了开放日活动,近距离探索气象科学的奥秘。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成员们参观了气象观测场,认识了百叶箱、雨量筒和风速仪等设备,并亲手记录了温湿度数据。随后,走进气象预报中心,巨幕上实时显示着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预报员叔叔详细讲解了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最有趣的是体验“小小气象主播”,站在绿幕前模拟播报天气,颇有收获。


学生感悟
逐项记录“08:30 温度28℃ 湿度82%”——这是天空写给大地的晨间日记。这次活动,我们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气象知识,比如如何识别暴雨预警信号、雷雨天气如何避险等。科学的魅力让我们大开眼界,也对气象工作者充满了敬佩。
——周钰帛
这个夏日,
缤纷从不止于光影,
更在少年踏遍大地时,
与现实碰撞出的每一道成长裂缝里;
附中学子的足迹,早已刻进青春——
带着它,稳步向前。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