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合作交流>合作动态>详细内容

合作动态

教学互鉴,携手同行——海南州高中名师培养对象来我校跟岗交流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5-24 18:00:37 浏览次数: 【字体:

5月19日—23日,青海省海南州高中名师培养对象的9位教师来到我校,通过校园参观、观摩集体备课、青海班听课、专题研讨等多元化形式开展跟岗活动。我校幽美的育人环境、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先进的育人理念、特色化的科技教育等优势,为海南州优秀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浓郁的研讨氛围。

参观校园

海南州教师们在卫清副校长的陪同下观看了升旗仪式,参观了校园特色场馆。从涵育“智仁勇”篮球精神的陈列馆,到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交融的蓝印花布实践基地,再到展现智慧教育成果的大数据中心,他们对我校先进的设施、前瞻性理念给予赞赏。

f45855d6d0fb4722be1fa3f73dc1a176.jpg

a647e918044c4a49a3a7280a5f7e4ec4.jpg

7d02e192a69e4c999953f343cad17e77.jpg

810f15681b2c4ae8bc76c7be02cdce55.jpg

2304bb87aae2401397ff6572feb3921a.jpg


切磋交流

见面会上,范永梅校长对远道而来的海南州优秀教师们表达了诚挚且热烈的欢迎。她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及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并分享了青海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点滴以及他们所取得的显著进步。范校长希望海南州的老师们在此次交流中能够有所收获、学有所成。她希望老师们深入青海班的课堂听课,积极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学校期待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深化两地之间的教育合作,促进我校青海班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6da8654f1b2946e990749b33a0f05346.jpg

8d33e1ad77394f9e83485d621f41e85c.jpg


听课教研

在交流活动期间,海南州的教师们全程跟随我校优秀教师,参与听课与交流。此次听课覆盖语文、数学、物理、历史、美术等多个学科,累计节数达20余节。我校教师展示了在数字技术赋能教学方面的创新实践,充分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过硬的专业素养。海南州教师们还专门深入青海班课堂开展“沉浸式”听课,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想法和需求。

双方教师积极互动,在思想碰撞中实现了教育理念的相互借鉴,达成了教育共识,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9f1feda7cf0849629631656f143e5bd0.jpg

45731a82a9fe4d5da832d7ce3ec143e7.jpg

26e2ad124fca4cbcb8de490bed64598e.jpg

f2c643c968fc4e3ba13e4c9f12985627.jpg

dfeec393b0dd4e02b3b2c5b7734e9c49.jpg

5fdf0c1d65b54982b996363bf3eefc50.jpg

c2a04fc178a5462fb24701379084b943.jpg

21bdfba170884296b16e06765eca17a9.jpg


专题研讨

在“青海班教学优化专题研讨会”上,海南州教师们交流了听课的情况,给予授课教师高度的评价,同时结合民族学生特点,分享了“分步教学策略”“民族文化浸润”等实践经验,为我校青海班教学优化提供了新思路。双方就“高效习模式”“学生心理调适”等议题展开讨论。朱振华副校长在总结中表示:“这次交流不仅是经验的传递,更是情感的联结。期待未来建立常态化教研机制,通过线上联合备课、课题共研等方式实现长效互动。”

a6e557d15c4b4f21b9c88eb781dfcbce.jpg

f4b2050f3a324435b150ee05c685105c.jpg

d0f4065c539d44a581854985ae660b03.jpg

       

跟岗感言

张迎婷(海南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

在青海班的语文课堂上,我仿佛置身于文化与思维交织的诗意世界。丛茂勇老师以深厚的文学底蕴为基,将现代文本的哲思妙趣娓娓道来,通过小组式讨论,情景式演绎,让文字不再是课本上的符号,而是能触碰心灵的情感载体。在《装在套子里的人》赏析课上,老师引导学生们回归文本分析内涵,课堂活动丰富多彩让人深受震撼。师生互动对话,充满惊喜与启发,不断碰撞出智慧火花。未来我将以更开放的姿态,将文化养分注入语文课堂,让文字真正成为滋养心灵的清泉。

69d012a1b6e646d3ae7f7f28c2b36ab0.jpg


豆措吉(海南州第一民族高级中学)

在青海班的数学课堂中,我经历了一场思维的深度淬炼。宋军老师以严谨的逻辑拆解数学公式,结合生活实例与趣味模型,将几何等抽象概念变得鲜活生动。郭继凤老师每一次推导、每一个解题思路的拓展,都让我感受到数学之美不仅藏在公式符号里,更蕴含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中。与通大附中的教师和青海班的学生交流也让我收获颇丰。他们结合高原学子做出独特的教学案例,展现出适合青海学生的数学教学。我既学习到南通当地的教育理念,也在交流碰撞中反思自身教学的短板。

a48877005ecb49949316bdd56d19f288.jpg


李广玲(海南州第二民族高级中学)

在跟岗期间,我聆听了几位南通大学附属中学物理老师的课堂教学。他们巧妙地将抽象的光电效应、电表的改装及电路现象相结合,通过动态模拟,将复杂公式转化为直观的认知体验,真切体会到物理学科“源于生活、服务生活”的独特魅力。在青海班沈军老师的物理课堂上,我深刻感受到知识与实践的深度交融。在交流的过程中,我的教学视野得到了极大拓展。这段学习经历让我明白,物理教学需扎根现实、勇于创新。未来,我会将多元经验融入课堂,引导学生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感受科学的严谨与趣味。

c0cbc5947b1b46138e3be4faf2c67bf9.jpg


此次交流活动促进了两地跨域教育对话。两地教师一致认为,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打破地域壁垒,在尊重差异中寻求共性,在共享经验中激活创新。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化与海南州的教育协作,以“教研共同体”建设助力民族地区教育提质增效,共同谱写“东西协作、美美与共”的教育新篇章。


终审:张平
分享到:
【打印正文】
Baidu
map